現階段,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于穩定、國內外市場需求逐步修復,我國紡織行業運行有所改善,處于持續恢復階段。在6月份行業運行指標降幅有所收窄,主要經濟指標出現邊際改善的基礎上,7月份行業生產供給能力進一步恢復,內外需逐步回暖,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,持續邁出穩健前行步伐,積極構建行業發展雙循環新格局。
供給活躍 生產降幅逐月收窄
從供給端來看,我國紡織行業生產穩步恢復,降幅逐月收窄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1~7月,全國規模以上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.1%,降幅較1~6月收窄0.6個百分點。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其中,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.7%,降幅較1~6月收窄0.8個百分點;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11.9%,降幅收窄0.3個百分點;化學纖維制造業下降0.7%,降幅收窄0.5個百分點。
值得關注的是,受到國內外對防疫物資需求的急劇增長,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從3月份起工業增加值增速就實現了正增長,增速不斷提高。據統計,1~7月,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60.0%,較1~6月提高2.2個百分點。
相應地,作為口罩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原料,我國無紡布產量快速增長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1~7月,規模以上企業無紡布產量10.97%,較1~6月提高4.42個百分點。產量最大的前五省分別是浙江、山東、福建、湖北、江蘇,除湖北省無紡布產量同比略降6.83%外,其余4省都增長增速分別為28.27%、13.27%、14.54%和5.49%。
其他主要紡織產品化纖、紗、布和服裝產量同比分別減少2.38%、15.72%、24.36%和13.42%,除化纖產量增速比1~6月下降1.4個百分點外,紗、布和服裝產量降幅較1~6月分別收窄0.08、1.57和0.27個百分點。
2020年1-7月規上企業重點紡織產品生產情況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需求復蘇 內外需市場呈現持續修復態勢
從內需看,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不斷鞏固,居民外出購物逐步恢復,我國紡織品服裝內需市場呈現溫和復蘇態勢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20年1~7月,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、針紡織品零售額5959億元,同比下降17.5%,降幅較1~6月收窄2.1個百分點。線上消費明顯改善,1~7月,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0.9%,降幅較1~6月收窄2.0個百分點。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,7月份,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同比下降12.4%,降幅環比大幅收窄10.2個百分點。
從外需看,雖然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,但對紡織服裝需求正緩慢復蘇,而口罩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需求仍迫切,7月我國紡織行業出口保持增長。據海關快報數據,2020年1~7月,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1564.82億美元,同比增長5.57%,增速較1~6月提高2.41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紡織品900.80億美元,同比增長31.3%,增速較1~6月提高3.5個百分點;出口服裝664.02億美元,同比下降16.6%,降幅較1~6月收窄2.8個百分點。
防疫物資出口仍在支撐我紡織品出口增長,據海關快報數據, 1~7月,我國紡織紗線、紡織織物出口同比分別下降31.7%和27.5%;但包含口罩、防護服的我國紡織制品出口同比大幅增長128.4%。
規模萎縮 投資向高質量傾斜
當前,紡織企業對未來投資仍較謹慎,全行業投資規模仍在萎縮,但對高性能纖維、非織造布等行業投資意愿明顯增加,助力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推算,2020年1~7月,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減少24.5%,降速較1~6月收窄2.8個百分點。全產業鏈投資規模均呈下滑態勢,紡織業、服裝業和化纖業1~7月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17.4%、36.6%和21.2%,紡織業、服裝業降速分別較1~6月收窄5.0個和1.3個百分點,化纖業降速擴大4.3個百分點。
據了解,目前各地對高性能纖維和非織造布行業投資熱情較高。如近日,浙江海寧市海寧恒逸年產100萬噸智能化環保功能性纖維項目投產,二期新型環保高品質纖維項目開工,將打造高性能纖維生產智能化工廠。甘肅張掖投資60億元開工建設碳纖維裝備制造(張掖碳谷)項目,新建年產4000噸T800高性能碳纖維及碳纖維裝備制造產業基地。中國吉林國家碳纖維產業園項目暨吉林化纖1.5萬噸碳纖維項目啟動,到“十四五”末,將實現4.55萬噸碳絲和1.7萬噸碳纖維制品的生產能力。湖北仙桃正在全面提升非織造產業的轉型升級,建設14.7平方公里的非織造布特色小鎮,推動當地無紡布產業從工業級向醫用級轉型。福建總投資60億元開工建設建陽區衛材用品產業園,預計將入駐化纖企業1家,無紡布企業2家,防護服等終端產品企業3家,配套設備生產企業1家,配套數控生產企業1家,形成完整的衛材用品產業鏈集群。